2025年6月28日,核聚变游戏嘉年华开幕,恐怖生存新作《I Hate This Place》首次在中国亮相,在展会中玩家能体验到试玩Demo。
这款游戏由RockSquareThunder开发,BrokenMirrorGames推出。其凭借独特的80年代复古美漫画风和开放世界生存恐怖玩法,成了展会最受关注的独立游戏之一。
从谷歌到恐怖游戏:回归初心的创作
制作团队接受游民星空专访时透露,团队之前在工作,风格与第一款游戏不同,想尝试新事物。早期他们试过不同风格,最终决定回归热爱的恐怖游戏领域。团队核心成员在恐怖游戏领域经验丰富,创始人更是资深开发者。与漫画原作者鲁本(Kyle Starks)的合作,促使项目成型。
《I Hate This Place》改编自获艾斯纳奖提名的同名漫画系列,采用前传形式叙事。玩家扮演主角埃琳娜,误唤出邪恶力量后,要在充满敌意的环境里求生,得利用环境、收集资源、制作工具,在有限时间找避难所,躲过夜晚的致命威胁。
漫画美学与生存恐惧融合
试玩Demo展现了游戏的独特之处,把压抑的生存恐怖体验用鲜艳的视觉风格呈现出来。制作人形容它像一本五颜六色的漫画书,这种美术风格源于原著漫画。团队强调原著中“不同类型的恐怖内容”和“多元人物关系网”的主题给游戏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游戏采用等距视角与开放世界结合的架构,有昼夜循环机制,战斗包含射击和近战元素,考验玩家策略和临场反应。每个场景视觉冲击力强,还藏着独立故事线索和恐怖谜团。
“鹿头男”:连接漫画与游戏的恐怖符号
谈到游戏与原著漫画的联系,制作团队提到关键意象“鹿头男”,“鹿头男”在漫画中出现,是地区诡异事物的源头。在游戏世界观里,“鹿头男”代表绝对死亡,遇见他的人无一幸免。玩家在游戏中能探索鹿头男的起源,游戏虽是漫画前传,但保留了原著角色脉络,给熟悉原著的玩家更多叙事层次。
进军中国市场:波兰团队的新尝试
面对中国市场,制作团队态度务实开放,称中国市场像“一门要学习的课程”。虽说之前作品规模不大,但仍然认真仔细的与本土伙伴合作,显示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制作人发现中国玩家和波兰玩家相似,或许是因为两国玩家都追求深度叙事和独特游戏体验的相同点。游戏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发售,将登陆PC(Steam)、Play Station5、Xbox SeriesX|S和Nintendo Switch平台,多平台策略考虑到中国主机与PC玩家并重的市场特点。
核聚变现场:欢乐的游戏盛宴
首次参加北京核聚变,制作人很兴奋,觉得这里玩家多,氛围舒适,称赞现场的人友好热情。活动现场,《I Hate This Place》试玩区前玩家排着长队,大家被游戏独特视觉风格吸引,试玩后反馈游戏机制有深度,生存压力与资源管理的紧张感,和鲜艳画面形成有趣反差。
天色渐晚,制作团队还在展台和玩家交流,他们身后,《I Hate This Place》海报上,鹿头男剪影在五彩农场背景下投下长影,仿佛邀请玩家在2025年冬季来揭开这场生存试炼的真相。
加十倍杠杆炒股,在线配资交易网址,炒股开户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