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的日本社交媒体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则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在网络上疯狂传播——千叶县木更津市计划将整座城市的管理权移交给非洲移民。这则帖子一经发布,浏览量就突破了460万大关,评论区瞬间被愤怒的日本网友攻陷。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凭什么拱手让人?类似的留言铺天盖地,民众情绪异常激动。
与此同时,山形县长井市政府的电话线路几乎瘫痪。疲惫不堪的接线员们手忙脚乱地接听一个又一个来电,同时还要处理堆积如山的500多封抗议邮件。这些邮件无一例外都在强烈反对所谓的非洲移民引入计划。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场引发全国性恐慌的主权危机,其源头竟然只是一项再普通不过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展开剩余81%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在非洲开发会议(TICAD)上提出的故乡认领计划。这个计划原本只是将日本的四个小城市——山形县长井市、千叶县木更津市、新潟县三条市和爱媛县今治市,分别与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加纳和莫桑比克四个非洲国家建立友好城市关系。计划内容仅限于文化交流层面,比如举办美食节、民俗展览,以及促进企业间的商业合作,与移民或城市管理权转移完全扯不上关系。
然而谣言就像野火般迅速蔓延,从最初的建立友好城市被曲解为为移民打开方便之门,再到政府准备出让城市管理权,传言越来越离谱。更火上浇油的是,尼日利亚政府官网上确实提到过希望日本能为非洲年轻人提供就业签证,这立即被部分日本民众视为确凿证据。看吧!他们就是想来抢我们的工作,占领我们的土地!类似的言论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尽管JICA紧急召开记者会澄清,反复强调从未计划让非洲移民来日定居,也不会发放特殊签证,四个涉事城市也迅速在官网发布声明绝无接纳移民一事,但民众的恐慌情绪已经一发不可收拾。这种近乎偏执的恐慌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今年7月的日本参议院选举中,一个新兴的右翼政党凭借日本人优先的极端口号异军突起,一举拿下多个议席,成为政坛新贵。这个极具煽动性的口号就像一根导火索,引爆了日本民众长期积压的不满情绪——近期日元持续贬值,超市里的牛奶、鸡蛋、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飞涨,普通家庭不得不精打细算度日;而另一方面,来日旅游的外国游客却在银座等高档商业区挥金如土,入住豪华酒店,与本地人捉襟见肘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社交媒体上不断流传的外国人享受特殊福利外籍人士犯罪率高于日本人等不实信息,更是加剧了民众的排外情绪。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当下的日本社会实际上已经离不开外国劳动力。严重的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导致日本各行各业都面临用工荒——养老院护工短缺、建筑工地人手不足、农场缺乏采摘工人,甚至连工厂流水线都招不到足够的工人。根据厚生劳动省最新公布的数据,2024年在日工作的外国人已达182万,较前一年增加22万,近70%的企业雇佣外国人的主要目的就是填补劳动力缺口。
坦桑尼亚驻日大使曾明确表示,非洲年轻人渴望来日本学习技能、寻找工作机会,他们愿意通过正规渠道参加日语考试、获取技能认证。这本该是双赢的合作,却被无端的恐慌情绪所破坏。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排外情绪已经开始向校园蔓延。目前日本有15万外籍学生,数量是10年前的两倍,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外国背景的学生。但近期有教师反映,连小学生都开始喊出日本人优先的口号,教育工作者们忧心忡忡,担心新学期开学后会出现针对外籍学生的校园霸凌事件。学习院大学的梅野正信教授痛心疾首地呼吁:如果'排斥外国人'成为社会共识,下一代的价值观将被彻底扭曲!
面对这一系列复杂问题,日本政府的应对措施却令人困惑——一方面高喊劳动力短缺,另一方面又在收紧移民政策。从10月起,外国人将海外驾照转换为日本驾照时,需要额外提交住民票,手续更加繁琐;外国人来日创业所需的经营管理签证门槛也大幅提高,资本金要求从原来的500万日元(约25万人民币)暴涨至3000万日元(约150万人民币),还要审查学历和工作经历;国民民主党甚至计划在秋季提交法案,限制外国人购房,对非居住目的购房的外国人征收空置税,理由是要让日本民众买得起房。
法务省最近更是放出风声,称日本的外国人比例可能比预期更早达到10%(目前仅为2.9%),如果社会矛盾激化,将考虑暂停接收外国人。这种既依赖又排斥的矛盾心态,导致政策摇摆不定,反而加剧了民众的不安。日本国士馆大学的铃木江理子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日本就是一个矛盾体,少子老龄化迫使它必须依赖外国劳动力,但二战后形成的'单一民族'观念又让它害怕外国人改变社会结构。
这场由故乡认领计划引发的闹剧,将日本社会在移民问题上的深层焦虑暴露无遗。一边是经济发展离不开的外国劳动力,一边是日益高涨的排外情绪;一边渴望与国际社会接轨,一边又担心丧失文化认同。日本要如何平衡这些矛盾,确实需要认真思考——否则,下一次类似的谣言出现时,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社会动荡。
发布于:天津市加十倍杠杆炒股,在线配资交易网址,炒股开户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